學校介紹
美視秉承“兼容并蓄、整合創新、科學育人”的辦學理念,以“納五洲學子、育國際人才、辦優質教育、創一流名校”為辦學目標,以“優質教育源于細節”為管理原則,推行全程的小班教學,創設濃郁的國際文化氛圍,探索中西教育優勢互補、融合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績,獲得IB(國際文憑)授權,通過NCPSA(美國私立學校委員會)、AI(國際認證)、MSA-CESS(美國中部院校聯盟)等世界先進教育機構的資格認證,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認可的國際學校。
納五洲學子、育國際人才、辦優質教育、創一流名校
這是今年成都美視學校融合部國際教育交流周的又一重頭戲。為促進中國西南地區基礎教育領域在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改革與實踐經驗的深入交流,彰顯學校獨特的辦學特色和教師豐富的探究經歷,為學校間更具廣度、深度和溫度的合作搭建可持續性發展平臺,美視融合部舉辦了這次論壇,主題為“新教育語境下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旨在把握國際教育的動向、提煉經驗、梳理問題以及相互學習與提取經驗。
合影留念
10月27日上午,賓客們紛至沓來聚于禮堂,在學生們婀娜多姿的古典舞和醉人的大提琴與鋼琴合奏中拉開了序幕。這場論壇是一次偉大的盛會,不僅為國際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也展示了西南地區國際化教育的巨大潛力。
嘉賓現場簽到
劉校長指出在新課程、新教材的“雙新”教育背景下,學生核心素養的訓練與發展已日益成為教育者們的思考焦點和日常話題。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西南地區眾多學校的同行們,也在不斷提高和強化對國家近兩年出臺的教育政策要求和發展趨勢的解讀和認知,并將理論與實際辦學情境相結合,在改革與探索中謀求創新和發展。各種具有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色的教學實踐和嘗試,也隨之不斷涌現,并正以勃發之勢,在教與學的各個環節彰顯其獨特價值和影響力。西南地區相較于北上廣等區域,國際化教育土壤不夠豐厚,教育信息資源和支持相對匱乏,為了更好促進本地區的教育發展與創新,推動國際教育的本土化發展,借本次論壇為契機,我們倡議在西南地區建立國際化教育促進聯盟,以集結更多資源,推動各國際化學校的教師們獲得專業能力上更大的發展。
大衛·卡德維爾教授視頻分享
創新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為劍橋大學的考官之一,大衛·卡德維爾教授指出創新在教育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創新不是繼承的,是需要培養的。創新是解決目前沒有解決的問題,它需要廣泛的技能,包括團隊合作、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道德及誠信等。問題驅動式學習方式改變了常規的學習過程,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基于同一個問題,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如何培養國際化人才呢?大衛·卡德維爾教授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求知、探索,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新在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人工智能和Chat GPT正在改變我們的思考和報道方式,而AR讓我們不用旅行就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們應該密切關注這些技術,看它如何創新,解決什么問題。
活動現場
成都美視學校董事會高級顧問蔚政偉博士為大家帶來了《始于心動,破繭而出——新教育情境中的教師內驅力》。蔚博士從四個部分來談他與國際教育的緣分:
蔚博士現場分享
? 翻譯——語境? 啟蒙——視角? 相遇——心流? 話語——身份
蔚博士現場分享
一轉眼,三十幾年過去了,蔚博士作為IB教育創始隊伍中的一員,看著IB國際教育從一顆種子發芽、生根,茁壯成長成為今天這棵茂密的大樹。幾年前,懷揣著尋求適合中國的國際教育這一夢想,蔚博士毅然選擇回到中國,來到成都美視學校。蔚博士指出教育正在經歷巨大的變化,結合我國教育部明確指出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國際教育與國內教育的許多觀點不謀而合并產生了新的火花,引發國際教育者們深思。為了適應新時代背景,我們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認知、合作、創新與發展能力。緊接著,蔚博士從教師的角色、培養學生智力習慣、理想課堂的特征、單元設計的要素等方面談到他認為的理性的國際教育的面貌。隨后蔚博士以“啟蒙運動”為例,談到國際教育者應該有的批判性思維,明確自己的教學方式與目標,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此次論壇的亮點之一是豐富多彩的演講和研討會。12位分享嘉賓結合課程創新與核心素養培養,聚焦教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深入探討新教育情境下的教師賦能與培養。
13:00—13:40
★《從太極圖看IB的融合之道》
廣東碧桂園學校副校長張軍為我們呈現了《從太極圖看IB的融合之道》,他以太極的“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看當今IB國際教育的融合之道,隨后指出了融合教育應該注意的要點。
★《應對多方復雜問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
成都康禮學校學術校長Henry Skupek博士為我們帶來了《應對多方復雜問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他指出學生在考試前用短暫記憶來識記知識,考完試后能記住的知識點屈指可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校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他認為在“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里能夠很好地解決當下以“教師為中心”的低效等問題,能夠促進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橫向思考能力。
★《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校長教學領導力》
貴州師范學院特聘教授鄭玉蓮博士呈現了《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校長教學領導力》,她指出校長應該具備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及提升教研活動質量的方法。她認為校長應該鼓勵個人脫穎而出,積極提升整體水平。同時,她還羅列出課堂教學與管理微技能的細則,供教育管理者不斷學習與反思。
13:50—14:30
★《高效創新的課程融合之道》
成都美視學校融合部小學項目協調員劉靜帶來的是《高效創新的課程融合之道》,她深度剖析了我國新課標及IB大綱中的要求,她指出目前我們的融合課程應保持自己在原有教學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經驗,保證基礎知識及技能的有效落實,以實現兩個體系教學法的科學融合。
★《如何運用QFT進行探究式教學》
成都美視學校融合部經濟學教師高歡及商管教師昌辛崛為大家帶來了《如何運用QFT進行探究式教學》,兩位老師分享了她們小組的研究過程、QFT(問題生成工具)的內容,并呈現了將QFT運用于各學科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實例。最后,他們為教師們提供了運用該工具的建議,啟發老師對培養學生思維技能的進一步思考。
★《學校愿景與教師成長》
成都華愛學校融合部中學校長胡濱帶來了《學校愿景與教師成長》,他以學校愿景和個人成長為切入點,談學校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教師的個人發展,二者相輔相成。
15:00—15:40
★《課改背景下雙語學校學科教研的思路》
成都青苗學校小學中文組學科組長朱毅及數學組學科組長李誠帶來了《課改背景下雙語學校學科教研的思路》,他們結合青苗小學的課程安排及概念為本的教學方法,分享了課程設計應該注意的要點。
★《跨學科課程與核心素養培養》
成都天立旗艦校國際高中老師帶來了《跨學科課程與核心素養培養》,她介紹了天立的六立一達的PBL課程模式,將教學地點延伸到不同的場景。她以物理課和藝術美學課的跨學科教學、藝術課與經濟課的跨學科為例,談天立定期跨學科教研,不斷優化過程并以多種方式嘗試激勵學生。
★《以人為本:淺談國際化學校中的教師賦能與管理》
成都狄邦肯思學校初中部校長李龍龍帶來了《以人為本:淺談國際化學校中的教師賦能與管理》,他談到了國際教育面臨的挑戰及作為國際教育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能力。
15:50—16:30
★《生命自護主題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
成都美視學校中國部小學德育主任古雪帶來了《生命自護主題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她指出學校里進行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本身是一種生命教育,同時為我們呈現了生命自護主題活動的框架設計,她們的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曾立項四川省課題《少先隊生命自護課程的構建與實施策略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予以結題,并出版專著《寄宿制小學“生命自護課程”構建——基于“三領域五取向”的整合探究》。
★《教學評一體化在IB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國際教育中心IBDP協調員梁韻呈現了《教學評一體化在IB英語教學中的實踐》,他對比了義務教育新課標與IB教學評的內容要求,講述了IB教學法在DP English B中的應用,同時介紹了如何選擇使用不同教材。從教到學再到評,呈現了教學過程的完美流程。他給出了很多教學新思路,我們應該打破常規,為學生創造愉快的學習環境。
★《成都本土國際教育的戰略發展與多方合作:可持續性與共贏的未來》
成都錦江區嘉祥外國語高級中學副校長王凌云帶來了《成都本土國際教育的戰略發展與多方合作:可持續性與共贏的未來》,她分析了成都本土國際化的現狀、國際教育形態及特點,以及目前面臨的挑戰和解決辦法,深入分析國際教學的優勢及發展方向。
參觀校園
來自不同學校的國際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他們在國際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讓我們深入了解全球教育的前沿。這些教研成果有助于教師們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激發教育創新,推動新的教育技術和方法的發展。國際化教育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領域,而這次論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野,啟發我們更好地面對未來。我們深知,國際化教育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術水平,更是為了培養具備跨文化交流和全球視野的未來領袖。這次論壇的成功,將為西南地區的國際化教育事業注入新的動力,也將為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最后,希望我們能夠將這次論壇的收獲和精神繼續傳遞下去,不斷追求更高的教育質量,培養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人才,讓國際化教育之光照亮我們的未來。